破局与革新:政府资金 “拨投结合” 模式深度解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已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探索“拨改投”新模式,“拨投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资金运作模式,逐渐成为各地政府推动产业升级、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拨投结合”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它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什么是“拨投结合”模式?
“拨投结合”是一种将财政拨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创新型资金运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支持企业或项目时,既通过传统拨款方式提供无偿资助,又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这种模式既保留了财政拨款的公益性,又借助市场化投资手段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而言:
“拨” :指政府通过专项资金、补贴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无偿支持,主要用于支持早期科技型创新,帮助企业共同承担研发、技术转化等高风险。
“投” :指政府资金以股权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同时实现资金的滚动使用。
2.
“拨投结合”模式的优势
“拨投结合”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在企业发展中的角色,从单纯的资金给予者转变为企业发展的紧密战略伙伴,同时赋予财政资金自我增值与持续赋能的 “造血” 能力。
1、市场化运作,实现精准支持。通过市场机制,使财政资金能够精准流入那些具有高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的产业及企业,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2、循环使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传统财政拨款通常是一次性投入,难以形成持续效应。而“拨投结合”模式通过股权投资,让政府资金参与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既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又能将退出后的资金重新投入到其他项目中,实现财政资金的循环利用。
3、兼顾政策性目标和市场化运作。“拨投结合”模式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一方面,财政拨款体现了政府对特定领域(如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股权投资遵循市场化原则,以市场化方式择优支持优质项目。
3.
实践案例
1、青岛“硕果金”模式:通过“拨改投”支持初创科技企业,撬动社会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模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财政资金与市场资本结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南通“拨—投—股”模式:支持重大科创项目,通过财政资金与市场接力,推动项目落地。
(详见北京昆玉学堂编制《政府拨改投、先投后股政策文件汇编》)
4.
如何更好地实施“拨投结合”模式?
尽管“拨投结合”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标定位
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明确基金的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避免盲目跟风或重复建设。例如,工业强县可聚焦制造业升级,农业大县则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2、引入专业投资管理团队
“拨投结合”模式涉及复杂的投融资操作,因此需要引入专业的基金投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同时,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确保管理团队的利益与基金绩效挂钩。
3、财政资金退出机制设计。财政资金拨投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支持项目或企业发展壮大,并实现财政资金的良性循环。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设计,确保地方政府资金尽快实现退出,实现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退出。
4、绩效考核机制设计:财政资金的成功在于被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是体现在经济效益上,重点应该是社会效益,即企业为地方带来的税收、就业、产业升级等。
5、容错机制设计。允许一定比例的投资失败率,避免“风险恐惧”导致的创新抑制。
“拨投结合”模式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多方联动的生态体系,共同支持项目的落地和发展。
5.
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拨投结合”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技兴国的背景下,这一模式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实现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还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北京昆玉学堂